Credit: 网友S
讲座 PPT 图片可见博客文章(https://wmyblog.site/html/179876247.html)
王孟源 00:00
发生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的那二十年的去全球化,比目前在推动的去全球化还要彻底。而 19 世纪末期到 20 世纪的前十年,全球化的热情跟程度跟 100 年后 20 世纪末跟 21 世纪初那十年是完全可以相提并论的。所以我们现在面临这个去全球化是一个很自然的、很必然的、既有霸权打压新挑战者的过程。
100 年前的美国跟 100 年后的中国都一样,试图韬光养晦,躲避既有霸权关爱的眼神。但是美国成功了,而中国却注定要失败,为什么?这里有一个很基本的差距是在于:百年前挑战英国的最激进的挑战者,德国跟日本,他们的目标都是想要复制英法,他们的目标是要分一杯羹。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站在解救被殖民者的立场,而是你的殖民地有这么多好处,我们是后来者,我们没有地盘,所以要分一点。
希特勒屠杀犹太人跟吉普赛人,跟美国屠杀印第安人其实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希特勒去占领俄国攻击苏联,需要他的空间——所谓的生存空间——跟英国当初殖民澳洲、美洲甚至印度也没有什么区别。他的目标是一样的。事实上我们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希特勒最崇拜的国家就是英国。为什么崇拜?因为它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殖民帝国。
但是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这个由既有霸主所割裂的去全球化过程,我们这一次看到的却是,所有所谓先进国家跟第三世界的割裂。这个割裂不是先进跟先进国家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先进国家跟被压迫的第三世界的。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要了解我们目前的国际政治秩序,你必须要知道所谓的 Golden Billion,这是美国在成为新霸权之后在二战之后 70、80 年努力建立的一个新的秩序。这是一个新发明的秩序,跟英国不一样。英国它的秩序是有英国本土,然后有一堆旧有的原住民 genocide 之后取而代之的地区,然后还有一些是你没办法 genocide,你把它占领起来纯粹榨取。但是呢在这两者,它们都是有直接的政治管控。
美国殖民的最新的、最高端的、现代化的殖民帝国并没有这么直接、这么粗暴。它实质上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但是简单来说有三个要素:就是军事压力、金融剥削跟宣传系统。这是它的霸权三要素,这是美国的发明,也是为什么美国能够成为如此富强国家的基础。正因为这个差距,所以当年英国面临了许多新兴工业国的挑战,而现在美国却能够整合所有的新兴工业国来对付第三世界,因为他们至少在经济上面似乎是可以统一战线。这也是为什么我刚刚说,韬光养晦对 100年前的美国来说是一个正确的战略,但是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鸵鸟式的永远不可能成功的战略。
这个美军、美元跟美宣为三要素的终极版殖民帝国主义,在 80 年代的时候曾经同时一举击败两个强力的挑战者。一个是政治上的挑战者苏联,另外一个是经济上的挑战者日本。它们的强处各有不同,它们的弱点也各有不同,你去打败他们的方法似乎也都有不同。但是你仔细地去看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军事压力跟恐吓,金融的剥削跟打压,但更重要的是宣传洗脑。宣传洗脑的目标除了老百姓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的高官自己相信,他们必须采纳美国制定的政策,这些政策是我所谓的割肉喂鹰的自杀性政策。所以最终是苏联的领导人跟日本的领导人他们选择了政策将自己的国家爆掉。
这是为什么我说,这是一个终极进化形态的殖民帝国,因为它的代价近乎于零,它的收获却是以万亿来算。美国 200 多年的历史之中,对外的侵略跟颠覆一共有 400 多次。你们如果是去念《纽约时报》的话,你完全不能够想象这件事实。这是因为在《纽约时报》上面,他们讲的是世界的正义跟公理做了什么事情,而不是美国做了什么事情。但是你如果去看看它 400 多次的对外侵略,从 1812 年的第二次独立战争,或者是 The War of 1812,就直接叫做 1812 年战争之后,美国从来没有独自主动地去挑战一个一级强权。即使在二战后它自己是超级强权之后,从来没有单独主动去挑战一级强权。如果你非要动手不可,你的美元跟美宣这种让他们自爆的方法没办法成功的话,它退而求其次是搞间接代理人战争,去年的乌克兰战争就是一个最典型的。
韬光养晦,就像我刚刚讲的,因为美国可已经整合了所谓的 Golden Billion,也就是工业化的那十亿人。所以中国要试图跟他装孙子,永远不可能,因为美国远远地看到就只有你一个人去挑战,它并没有像英国当年那样子面对好几个国家对它挑战。
但是中国的运气很好,在 2001 年的时候发生了 911 事件,所以有 10 年的时间,美国的军事力量用在中东;然后到了 2008 年又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金融危机,在那之后它们一直到 2014 年才勉强恢复危机。这里有很多经济指数是可以去看的。比如说量化宽松,从 2008 年到 2014 年才结束。换句话说,中国莫名其妙的自己什么都没干,就得到了14年的喘息机会。
在这期间,中国的工业产值在 2010 年超过美国。目前中国的工业产值是美国的 220% ,它的PPP GDP 在 2014 年超过美国。这是史无前例的。我刚刚提到,在 80 年代,美国成功地解决了苏联跟日本的时候,苏联的 PPP GDP 占美国的 70% ;日本的 PPP GDP 占美国的 60%。现在中国的 PPP GDP 已经到达美国的 120% ,几乎等于当年苏联跟日本加起来。
我们说 PPP 是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这是因为国际上不同国家同一个产品会有类似的定价,必须要这个产品是能够自由国际贸易才有意义。比如说你买一台电脑,你的这台电脑在美国的价格跟台湾的价格应该是类似的——不一定是完全一样,但是应该是类似的——就是因为这台电脑可以在台湾生产然后送到美国去。但是你如果是说一个汉堡,或者是你要请人帮你理发的话,你不可能请美国的理发师来这里帮你理发或请台湾的理发师(到美国去理发)。所以在美国理同样一个发,他的价钱可能是台湾的5倍。那你说美国理个发真的有台湾的 5 倍那么好吗?没有,可能他们更草率,也更糟糕。所以你必须要根据这个来做修正,这个修正的标准就是所谓的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所以我说这个 PPP GDP 就是根据这个修正,把你经济产出的价格全世界统一化,然后来做比较。对不对?我们所谓的 GDP 其实是一个会计手段,用来简单估计经济的产量,它原始的目的是同一个国家用来比较今年跟明年之间的经济波动,不是用来比较不同的国家。但是你如果非要用来比较不同国家的话,勉强可以用 PPP GDP。
在 2014 年美国终于喘息过来之后,他们才有余暇来考虑打压中国的事情。但是在那个时候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大于美国,所以他们内部也有争议,吵一吵呢选出一个总统叫 Trump。他决定走比较直接简单的手段,直接在经贸上动手。然后四年之后又换了一个总统,这位总统就认为,除了在直接的经贸手段以外,我们还必须要搞我们的这些老手段,就是全面打击。所以就变成经贸再加往前的那种间接的政治、金融、军事还有文化、宣传,全面地打击。
到了 2021 年 Biden 上台的时候,其实他的国务院也进去了好几个所谓的 NeoCon。NeoCon 就是新保守主义,但是这些名字跟内容是天差地别,其实是一个广告标签,它跟新没有什么关系,跟保守也没有什么关系,它甚至不是一个组织,他们就是一群穷兵黩武的疯子。他们的穷兵黩武的目标就是要为美国的宣传跟军事体系找一个打击的对象。如果能够成功地打倒以后,它的金融体系就可以继续全面的掠夺。这个他们在苏联跟日本被打垮之后食髓知味。
当年大家应该回忆一下纽约时报上面常常讲的所谓的苏联垮台之后就有很多寡头,然后他们就把俄国的经济搞垮了。这些寡头就因为掠夺了国有资产而一下子变成 Billionare。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时苏联垮台的时候谁有那个本钱,去用几亿的资本收购价值几百亿的国有资产?这些人其实都只是英国跟美国财团的白手套,他们是这些昂萨跟犹太财团的中介的买办。真正获利最大的是背后的这些财团,他们真正是用 1% 或甚至 0.5% 的价钱去买到矿产、工厂,还有其他的真正有长期价值的东西。
Golden Billion 指的是先进工业国家加起来一共有 10 亿。全世界有 80 亿人,其中住在先进工业国家里面的有 10 亿人,叫做 Golden Billion。这个Golden Billion的核心就是美国;然后它的外层第二层是所谓的 Five Eyes(五眼联盟),就是 Anglo-Saxon 昂撒的另外四个国家:英国、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然后再外一层是其他的白人国家,主要是西欧的国家;最外一层是东亚的三个人群,日、韩和台湾。
美国治理世界是经过一连串的国际组织,金融方面就是 IMF、World Bank,法律方面、国际法方面就有所谓的国际法庭,然后政治上更是五花八门,有 G7、军事上有北约,基本上是许许多多的国际性组织。这些国际性组织就是把这四层壳联系起来,从外面吸血往里面补,不断地把利润向中心集中的一个过程。在平常的时候,你可以靠外面的第三世界那 70 亿人来吸血,吸血像什么,像这个 Niger…
Niger 刚刚有一个政变,这个政变让法国非常的不高兴。为什么法国非常不高兴?除了这个政变的主导人喊的口号就是要反法国,我要把法国踢出我们的国家之外,实际利益上,Niger 是法国... 法国有 70% 的发电是用核能发电,全世界比例最高的,它的铀矿基本都是从 Niger 来。法国人跟 Niger 买铀矿的价钱呢是 80 欧分,0.8 欧元一公斤,Niger 跟它要价 200 欧元一公斤。这就是殖民跟独立的差别。80 欧分跟 200 欧元就是你是不是被殖民的差别。你以前跟着美国老大混黑社会,你可以压榨剩下的那 70 亿老百姓,但是你如果这些 70 亿老百姓开始反抗了,而且自己又做了一些愚蠢的政策,这时候怎么办?你只有回过来吃自己的小弟。
这一次的俄乌战争,我待会会详细地讲为什么它也是一个案例。但是在座的观众应该更熟悉另外一个案例,就是台积电。台湾的护国神山莫名其妙的就被迫把最先进的制程拿到美国去建一个厂。这如果不是被殖民,哪一个国家会愿意这样做?至于日本、韩国、英国跟欧洲其他国家是怎么样被美国在过去这两年吸血的,博客上有写文章,大家可以仔细去看。
不过再回头来讲,为什么美国会发动乌克兰战争。你没有听错,发动乌克兰战争的是美国,不是俄国。怎么发动的?从 2014 年到 2022 年之间 8 年,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乌克兰用美国北约提供的武器跟炮弹杀害了东乌独立军 16000 人。这不是我在俄罗斯的媒体上看到的,而是联合国的(统计)。16000 人的平民死亡,被炮击的平民死亡。这个俄国还可以忍,即使这些人他们认为是俄国人。美国掌握了战略主动,它可以随时让各国采取军事行动。怎么采取行动?它只要说我现在让乌克兰加入北约。这条红线从苏联解体到现在,俄国从来没有松口。哪一个一流军事强国会容许你的一个邻国加入世界上的专业侵略组织?美国愿不愿意?你如果让墨西哥跟中国定一个军事同盟,看美国会不会愿意。所以表面上是俄国发起一个军事行动,实际上是美国逼它发动一个军事行动。
我为什么要详细解释这一点?因为台海也是这样子。台湾有些人说,中国也不愿意开战。中国当然不愿意开战。它的经济成长率是美国的 3 倍,长期来看只要再多等 20 年,根本打都不用打。但是问题是,美国有一个办法可以逼中国马上开战,我想大家都知道那个是什么。
美国的 NeoCon 为什么要发动乌克兰战争呢?它有两个原因:一个直接,就是复制当年 30 年前打垮苏联,然后白占了万亿美元级别产品的那个过程;但是另外一个更长远的战略目标。当时中国跟 Merkel 领导的欧洲在谈一带一路,甚至在谈自由投资条约。我不晓得大家记不记得,3年前的时候。这如果谈成了以后,中国跟欧洲的经济就会被整合起来。所以你必须要在这个条约谈成之前坚定欧洲的态度。要坚定欧洲的态度,就是要强化北约的价值。
大家回想一下,三四年前法国总统 Macron 说了一句话:北约已经脑死了。美国就是不能够让它脑死,必须要证明给欧洲的人说这个北约还非常非常的重要。那你能不能直接在台海打起来?直接在台海打起来的话,欧洲人就说:诶,我们谴责,强烈谴责,你要我吐多少口水都可以,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动手。你要怎么样让欧洲对美国赞同?对手必须是俄国,欧洲才会出手。因为这是在他们(隔壁?)的事情,而且这是他们的教育体系跟媒体吹嘘洗脑了 80 年的事情。俄国人就是欧洲的最大威胁,是隔壁的大野狼。所以你必须挑起乌克兰战争才能够整合北约,这件事必须在台海战争之前的一到两年发生。
所以美国的态势就是它有战略主动权。它在乌克兰也有战术主动权。为什么我说它有战术主动权?乌克兰跟北约接壤,乌克兰被包围的态势是,一半被北约包围,一半被俄国包围。你要把弹药跟补给送进乌克兰,简单得不得了。但是台海是这样子吗?台海的战略态势是一样,战术上是完全不同。台湾是海岛,你要补给的话只能够经过海上交通,这个海上交通线距离大陆海岸线不到 300 公里。大家想想看 300 公里是什么意思,100% 的弹道导弹都可以打得到,即使是最小的弹道导弹都可以打得到。所以在东亚,美国没有战术主动权,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所以那些指望台海战争开启之后美国至少还会像对乌克兰那样子,虽然是让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但是至少武器是免费的或者近乎是免费的拼命送的,在台湾不可能复制,即使是美国愿意都无法复制。
而且你看其实在乌克兰这个军事现在已经拖成一个长期的消耗战,这绝对不是美国原本的企图。美国原本的企图是,让乌克兰只要撑 4 到 6 个月,然后他们的金融打击跟制裁就能够让卢布完全垮掉,垮掉以后就连锁反应造成俄国的经济完全崩溃,完全崩溃以后内部的反对势力包括上街的民众就会推翻 Putin 政权,然后西欧的寡头就可以跟昂撒的财团合作,把 Putin 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一些国有资产再次拿到手里。这个企图被俄国中央银行的行长 Nabiullina 粉碎了。当然 Nabiullina 本身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中央银行行长,她从 2014 年上一波乌克兰危机就得到 Putin 的支持,全力地准备这种事情,准备了 8 年。
为什么 2014 年俄国没有趁机采取军事行动?因为那个时候乌克兰也是欺负东乌,而且不但讲要加入北约,而且还讲说要获得核子武器。那个时候俄国不敢打,俄国想要拖延,欧洲德国 Merkel 跟当时的 Hollande也想要拖延。但是 Putin 为什么想要拖延?因为他知道当时俄国还没有准备好,承受不起金融打击。真正的战线永远都是金融跟经济。所以准备了 8 年之后,到 2022 年 Putin 才准备好,才动手。他一旦在开战的头两个月渡过了这次金融打击,事实上俄国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在军事上,北约真正是纸老虎。打仗本身,大家现在如果愿意去探讨真相,而不是只相信《纽约时报》的话,应该都已经看得很清楚。在我们的东亚西太平洋战线呢,美国要靠军事斗争胜利的机会更加更加的难,所以更加更加的必须依赖金融跟经贸。中国的经济体量远大于俄国,它的工业体系完整性远高于俄国。但是很不幸的,中国的金融主管远远弱于 Nabiullina。事实上前一任的人民银行行长在过去的三年,基本上他是作为美联储北京分行的行长,任务圆满地完成(苦笑)...
熟悉我的博客人应该知道,在 2019 年我写了一篇文章(《從回購利率暴漲談美國經濟周期》),我说这个美元已经滥发了45000多亿,已经到了急救的阶段,很快的下一波的金融危机会是通胀性的,而且严厉的程度可以遏制美国的霸权。如果中国能把握这个机会,能够一劳永逸地去美元化。结果这个危机是什么时候到达最高峰呢?就是两年前,2021年。那个时候因为新冠的关系,基本上美国只要能买到东西根本不在乎价格。换句话说,人民银行即使把人民币增值 50%,也不会减少出口的货柜的数量。它的出口额会增加 50% ,对美国通胀的推力会加倍。因为当时的通胀的引发其实是因为美国国内的供给链,当地的铁路跟港口的运输跟不上,工厂也必须要因为防疫的措施而没办法运行。保守的估计你可以升值 50% ,多赚 50% 的钱。不是 50% 的利益,而是 50% 的价格都变成你的毛利。与此同时,你可以对一个战略流氓能够一劳永逸。
那他有没有做?没有,他很乖地贬值了。(苦笑)现在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 7.3,比 2019 年时候还要低,你说这配合得好不好,乖不乖?这个对中国的外汇... 因为中国的外汇有很大笔是用美国的国债,长期国债或长期的非国债。当你的通胀上去的时候,过去几年它的通胀从 1% 升到 5% 、6% ,三年下来它的国债价值弱了 40% 。你如果有 1 万亿的美国国债外汇,你损失了实际的 4000 亿美元。这还是短期的,可以计算的损失。真正最大的损失是美国缓过气来了,现在继续要用半导体制裁,要做军事挑衅。
除了中国的积极配合之外,美国安然渡过这一次通胀危机的手段主要是去吃英国和德国。因为俄乌战争的关系,我们要知道在战前俄国跟美国的贸易基本上是没有很大的比例,主要的贸易关系是俄国跟欧洲之间。俄国的经济体系是欧洲体系,他们其实是一个共生关系,俄国提供能源跟原材料或者是其他,然后西欧尤其是德国提供技术跟高等教育。
德国经济的基础有三个,一个是中国市场,因为中国最喜欢工厂的生产线,刚好是德国机械的最大的可以开放中的一条线;第二个就是廉价充分的俄国能源;第三个是来自东欧的劳动力。俄乌战争一下来把三个都打跑了,其中百分之百完全打掉的是来自俄国的一个廉价(能源)体系。我想大家也许不晓得,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这些西欧国家跟美国在做第二次工业革命竞争的时候,德国最强的一点是什么?是机械?他的机械很强,但是瑞士的机械也很强,对不对?法国意大利也有很强的机械公司。德国远远最强的是化工。化工最依赖的是什么?廉价的能源,什么东西?就是天然气。
美国在 80 年代去工业化,开始将产业外移。到 2002 年 20 年前,它每个月的工厂建筑投资... 就是一个房地产建筑有三大类:一个是办公大楼;一个是私人住宅;最小的一个是工厂。这个指标在 20 年前到达最低点,每个月 20 亿美金。经过 20 年的折腾,包括 Trump 四年的全力支持... 他们所谓的 Trump Mercantile Approach 商业主义、重商主义的政策,在 2021 年这个数据涨了三倍,到每个月 60 亿美元。大家要不要猜一猜今年这个数字是多少?160 亿美元,两年(时间)。从哪里来的?台积电、三星还有德国的化工。所以过去这两年美国是怎么从这一轮的通胀性金融危机爬出来的?不是 eat alliance's lunch,而是 eat alliance like lunch。
现在全世界的先进经济体,德国的成长率是负的,-1.3%。英国的成长率是 0.5% 还不到,但这是因为英国有欧洲最高的通胀率,而当通胀率高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就会有误差。你如果少算 0.5% ,这多出来的 0.5% 就会变成你的 GDP 成长率。日本也是一样,日本有 35 年来最高的通胀率,所以它的经济成长率是 0.2% ,实际上是,你的通胀率算的时候有 0.5% 误差的话,就送到成长率去了。
我们再看看我刚刚提到的 Niger 的革命。我们看看土耳其总统的发言、伊朗的发言、沙乌地的发言、南非的发言、巴西的发言、阿根廷的发言,连墨西哥总统的发言。他们在这次俄乌战争之后站队是站在哪一边?不是美方,而是俄国的那边。就是美国自信满满,觉得它前所未有地整合了所有的先进国,工业国。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对手俄国在中国的支持下,整合了所有的第三世界。为什么第三世界有这个胆量整合起来?不是光是因为俄国一个人起义带头,而是因为... 过去500年被殖民帝国钳制、控制的是什么?资金、技术跟人才。现在资金、技术跟人才可以到别的地方,因为这样子才可能第三世界整合起来抵抗殖民。因为这样子殖民帝国才绝对不容许中国继续存在,这不只是中国自己直接挑战美国霸权,而是中国的存在就让第三世界不愿意再做奴隶。
美国已经成功地渡过这一轮的通胀性金融危机,下一次会有金融危机应该是发生在长期国债和赤字上。这一点主要是,它的财政赤字还在持续地指数增长,进入了指数成长的状态。你如果去看今年的财政赤字,两万亿,GDP 的 10% 。你再成长一下变成 GDP 的 20% 的时候——到10年之后,当你的财政赤字是 GDP 的 20% 之后,你的国债利率压不下去。压不下去,本身就是滚雪球,因为你的赤字是必须要再去借的,刚好就是要再多发行国债去借。
与此同时另一个很大的危险就是国际产业链被迫复制。美国体系不接受中国参与的产业链,所以你必须要复制全套。不只要复制全套,不只是在 Golden Billion 里面复制全套,甚至在美国国内都还要复制一套。这是为什么台积电跟三星必须要到美国去。国际产业链因为政治原因而必须要损失,这里面的效率损失同样也是万亿。谁来负担?全世界的消费者。
好了,这些背景讲完了。60、70年代你能够留学留在欧美或者澳洲是一个美梦;80、90年代留下来还不算太糟糕;现在的话呢,我真的建议可以做这样的长期规划。
首先在经济上面,欧洲跟英国因为它本身的工业跟财富被美国深入地掠夺,它的社会稳定性进一步的崩溃,很快的就会有连锁反应——全球的连锁反应。更糟糕的是在过去的两年,中国的电动车——中国原本是世界最大的汽车进口国——两年之内超过了德国跟日本,变成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两年之内它的汽车出口数量增长了超过一个数量级。为什么光讲汽车?因为汽车是人类所有制造业中产值最大、雇佣人群最多的。而且它是德、日、法三个 Golden Billion 外围国家的经济支柱。然后日韩跟台湾的半导体再被美国釜底抽薪一下,所有的这些外围国家经济都不看好。
与此同时,那你说美国本身吸血吸的这么多,应该很好。这相对是真的比较好,但是问题是它有很多很多新的社会现象:治安、社会对立、更糟糕的是反向种族歧视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我的儿子如果早生30年,现在绝对是哈佛的学生。但是他因为晚生了 30 年,一点希望都没有。因为你只要是男性的亚裔,基本上就进不去,名额全都被女权运动者跟种族示威的拿去了。唯一的两个手段,你在《纽约时报》上面登出你的名字是某某示威抗议的领导人,像 Greta Thunberg 那样子,或者你说你自己是同情同性恋。我不是开玩笑,他真的就有认识的人是这样。就是他们完全已经不在乎 Meritocracy,就是选贤与能。我儿子去参加社团活动,会去竞争什么奖学金名额,他进去开始讲自己多聪明,曾经考试多少分,然后得过什么什么奖,马上就被人家骂走。为什么?分数好的都是亚洲人,黑人的分数很差。所以你谈分数就是歧视黑人。
为什么现在美国的这些政策倒行逆施到这个地步?因为你搞这种政治正确搞了二三十年,结果就是现在到台上的那些人物都是靠这样的活动出来的。中国文革搞了十年,活动家领头,只要红不要专。美国一样。而且他搞了不止 10 年,搞了 30 年,你想想看这个结果是什么。
所以相对的,我建议你们出去留学的话,就计划学成以后回台湾或者是到大陆,甚至到俄国去。因为俄国在过去这两年很成功地从欧系的经济体系转化到中式的。其中最糟糕的一年 GDP 下降了 2% ,你说这是不是非常成功?你从一个完整的洲际转化到另外一个洲际,只掉了 2.3% 的GDP。
回到台湾来,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所谓的民主政府其实我认为是所谓的票选政府,他们都有我刚刚提到的一个通病,就是财政赤字。反正未来的下一代都不能投票,让他们去死吧。台湾也有这个问题啊,那是不像日本,日本现在的国债已经是 GDP 的 250% ,欧洲,南欧最糟糕的国家希腊只有 180% ,意大利只有 150% ,美国 120%。日本是 250%。说大陆的少子化很严重,日本已经少子化40年了。所以你说,这边矮子里面拔将军呢,台湾是最好的。因为你们退休之后的年金怎么算,我相信会有一个比你大 50 倍的经济体来替你出。日本跟韩国都没办法讲这句话,你的保险业乱搞,金融操作亏空了几万亿,到最后都有人兜底吗?美国自己都不敢这样搞。
所以今天就讲到这里,可能跟一般大众媒体上谈的不太一样,但是是肺腑之言,希望大家能够参与。
观众 50:35
… 谢谢王博士如期归来,我们这个世代啊,生长在台湾这么一个畸形的时空环境。在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王博士应该是属于旅美学员的代表,现在不流行这么讲,但是实际上王博士在我的心目中就是当年的留美学员(的代表),虽然今年不怎么流行。但是要谢谢您来,我们来当面跟您交流的机会。我本来准备了许多问题,但是不到一个钟头其实你已经解答了大部分我的疑惑。因为您回来的时间点都非常的敏感,半年前、四年前、现在,所以我在想,您胸怀天下,但是心存台湾。(王: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谢谢)但是,您愿不愿意说比较主动地来跟郭团队有一些接触?因为时间已经到了,您如果不介入的话,可能会有很糟糕很不幸的事件。
王孟源 52:10
上个月我上龙行天下的时候也是有观众发问,他问我说对台湾的选举有什么看法。我没有看法。因为 4 年前当他们开始(听不清?)时候,我就在博客讲过不再谈论这些事情。但是我谈到一个自己的私事,我说我表弟在 6 月的时候试图要联系我,原因是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在柯文哲的阵营里面当助理.跟他聊天的时候他说他正在找分区助理,我就想到我的表弟了,他是台北人,是名律师,而且非常痛恨蔡英文——因为他是蔡英文在政大的学生,那时候他是大一的学生,从那个时候他就... 他说在学生时代就知道她是一个脑袋空空只会唬人的笑话。哈哈哈哈... 自从学生时代恨到现在。这我没办法证实啊,他对个人的看法,哈哈哈说不定是蔡英文给他一个是 C。哈哈哈哈...(群笑)当教授,是他的学生故意,有可能,哈哈哈—— 无论如何,我忘了跟我的表弟要电话,所以我就打电话跟我妈妈讲要表弟电话,然后她说,支持柯文哲这种恶魔的人,我绝对不能帮助你,所以不给!哈哈,哎呀我真的是没有想到,这种选举变成全民运动到亲子之间的关系都变成有隔阂,我是没有想到。我觉得这种事情应该纯粹求真,探讨真相,然后是否利益最大化。一个完全客观,事实上应该是很枯燥的。像我今天讲的这些,应该是非常非常枯燥的话,完全都没有感情的事,没有一句是我自己的感情来论述,全都是客观地谈这些问题。
无论如何,我回来之后,我又跟我妈提这件事,我妈说好我给你,但是你要跟我发誓保证跟柯文哲没有关系。哈哈哈哈(群笑)...好,她就把电话给我然后我就打电话给我表弟,然后跟我表弟谈了以后,他就说这件事情不要找我,因为我已经在另外一边很高兴。而且我也奉劝你们,台湾这个烂泥摊,在美国好好地过着,不要碰。我说我当然知道啊,要不然我会找你?哈哈哈哈哈...
事实上,我的博客里面有好几篇里谈到,整个选举就是用来设计,制造一个你们有选择的假象,为财团掠夺财富、欺诈社会正义。所以我永远都对参与这个过程提不起兴趣,因为它是一个圈套。
观众 56:09
王博士您好,我之前有看到您讨论说那个液流电池跟 AI 非常值得继续投资,那想再问问看有没有对其他领域的东西你觉得值得投资的?比如我上次有看到你有在讨论说光子晶片是值得投资的吗?
王孟源 56:35
很不幸的,这个美国社会文化的全面腐化被推演到全球。我到美国的时候是 1988 年,我去的时候还满怀理想,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接近理想的国度。事实上在某些领域里是这样子。
到了其后一年 1989 年,美国的学术界出了一件大事,就是他们有所谓的冷聚变 Cold Fusion。这后来证明是两个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胡说八道的人自欺欺人所编出来的幻想。但是他们有大学教授的头衔,而且在他们的论文被发表之前,他们就先通过公关手段开了一场记者会。你也许觉得学者开记者会有什么了不起?34 年前,大部分人,你讨论学术,没有证明的议题,没有能够确定可以写进教科书的东西,你就在记者会上跟一些小老百姓讨论,这是完全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34 年前千夫所指,到现在习以为常。现在随便哪一家大型的公关,我拿过来第一个反应,他们这一次是怎么骗人的,骗人程度是 100% 撒谎还是 99% 撒谎。
很不幸的是,其实真正有前景的科技,反而被淹没在这些吹嘘的说谎者里。如果你有 20 个公司说他可以做到核聚变,然后会得到(听不清?)——几个月最新的一个数据就是(听不清?)真正能够对能源供应有帮助的液流电池就把它压下来了。
为此我一直强调,讨论公共事务必须专注在求真。第一个问题是真假。我不是说你在网络上不可以抒发自己的情绪,...(听不清?)你喜欢参加小吃店的活动...(听不清?)或者你多么多么讨厌一个人,这些都可以讨论,这些是你私下的观点,你完全可以跟大家分享。但是这种态度不能够应用到公共领域上,为什么这样?因为公共议题就是公共资源的配置。公共资源的配置就是公共经济产出的决定性的因素。
经济学一个很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命是有代价的。中产阶级的人命等同于人均 GDP 的 150 倍,穷人的命更不值钱,你的产出每减低 150 人份的 GDP,你就等于间接地杀人了。我认为选民——我现在回答那个问题——选民高兴选谁都可以,但是你这个选出来如果真的会影响政策的话,就必须要是完全履行的。当然不可能,99.9%的都是 YY 的。
那我回到这个问题,就是储能的问题,就是有感而发啊。那我在我的博客上讨论的我认为有前景的的确是许多新的电子技术。液流电池技术很适合用来储能。我们现在采纳新能源供电最大的问题就是日光能跟风能它的不稳定性。我自己家里有太阳电池,它每天即使是晴天事实上也只能够产出 6 个小时;如果遇到阴雨天甚至等于 0。你从有产出到没产出,跟我们消费的巅峰又有错开,这个东西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储能。
储能有很多我刚刚提到的那些骗人的,氢能源就是完全骗人的。这也是我已经讲了八九年了,有很多很多的技术其实都是骗人的,但是液流电池不是,然后锂电池所衍生的好几个技术也很合适。但是这些你必须要静下来... CATL 或者 BYD,你才有机会。因为都是他们的那个大公司的研究部门在做,比如说钠离子电池,比如说固态锂电池、半固态锂电池。我个人对半固态锂电池看好嘛,我认为2025年我们就会看到。但是问题是你现在毕业要去加入应该已经来不及了。至于固态锂电池我就不那么看好,技术问题博客上也讨论过,但是你如果要加入,完全合理。因为所谓不看好,我的意思是说他成功的几率不到 10% 。我个人认为成功几率只要在万分之一以上就值得。
我说氢能源跟核聚变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那代表他们在十万分之一以下。我个人——虽然我博客上充斥着说,这个科技是骗人的,那个科技吹嘘是假的。事实上,我对未来科技的成功的评价是很慷慨的,你只要有万分之一成功的可能,我就认为你应该投资。
但是呢至于你问的问题,除了我想一般的学生不是专门做化工的,AI 可能是最容易上手的。因为AI 是软件,你自己学都可以。而且 AI 除了最基本的理论,现在基本搞出来的是一些基层的engine 引擎,它的应用还有好几个层次,这些应用都可以消耗大批爱好者的时间和精力,然后产出有价值的产品。所以你不要觉得这只是 AI,我不是指说你必须要加入 Google 或百度,去做他们的 AI 研究;但是人家已经有一个现成的 engine,你把它应用出来,取代画家、取代照相师、取代小说家、取代公关文章的写手,这些都是很简单的应用,而且都是一般大学生就可以上手。
或者你还有其他的什么方向可以在我的博客留言。
观众 01:05:06
谢谢王博士来今天演讲。我也是从美国回来,我照顾我母亲的,但是在台湾我真的就是,您最后一个议题就是台湾本来有相对优势,但是我在很多地方看到台湾其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在我们那边有一个公园,有一个防空的设施,它上面有个标志,他说这是防空地区,但是在旁边写:你不用太紧张,这也可以是一个艺术的标志。这个我觉得是不断地在淡化这件事情。当美国到无可施的时候,您觉得他做的动作会不会让台湾跟大陆就两败俱伤?(王:当然)而且你知道东南沿海有多少亿的人,包括大城市全部都在伤害之下,但是有没有可能台湾的人说打起来他投降就好了?你看俄乌战争不是这样子的。你想想看,如果有一个飞弹就炸到长江三峡,然后他们说是大陆炸的,现在不是每天都在演这种事情吗?
王孟源 01:06:27
我认为更可能的是,台北忽然有一个核弹爆炸了,或者东京有一个核弹爆炸了。
观众 01:06:32
对。而且因为他已经派那个军事人员进驻,可能按的人是一个下士而已。但是虽然他是下士,他可能是上校(王:可以做成手动)对,他可能是上校,但是他是下士按那个按钮的,我觉得这是我最担心的。
王孟源 01:06:48
我也很担心,但是我已经看开了。因为你不管票投什么都没有用。那个体制就是这样子,所以...台湾人是不是对国际政治经济事务特别的愚蠢?是的。(观众:因为你看新闻全是啊)台湾的新闻大家都知道,对。(观众:包括陈文茜过去两年都是乐观的,但是现在都...)我为什么过去两年拼命的上唐湘龙的节目?不是要教育大家,而是要教育唐湘龙。(观众笑)。你看现在唐湘龙还谈不谈自由民主投票?他敢不敢?唐湘龙讲一句话能够碰到的人比我讲一句话碰到的人多很多。
问题是我们目前盲目采纳的这个体系,是英美经过 300 年的沉淀,精练出来欺骗小老百姓的一个完整的系统。你即使要看穿其中的一半,都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十分之一能够做到的。这是为什么我写博客。我写博客的话,那些工作——那些收集事实,去做深度分析的工作我帮你做。即便如此我也知道,我所能够碰到的顶多只是 1% 的人。因为整个人口就没有探讨真相做逻辑思辨的能力和习惯。而且这个不是命中产生的,而是教育改革有意造成的。台湾为什么 20 年前搞教改?越笨的老百姓越好骗。这个教改的 idea 是哪里来的?美国嘛!美国是先进国家,先进经验。
所以你说要希望民众觉悟起来做体制内的改革,不可能。我也希望能够一夜之间醒来变成世界第一土豪,但是这种事情是幻想。我们能够做到的是什么?要求他们美国拿台湾做第二个乌克兰?我们再回想一下俄乌战争中第一个目标是谁?俄国,背后的目标是中国,对不对?他如果在东亚再重搞一套,他的直接目标是中国,背后的目标是所有第三世界国家;但是他没有把俄国搞下来之后,他顺手去搞的是什么?德国、英国、日本、韩国跟台湾。
所以美国如果在台海搞出一个战争来,他并不一定要把中国搞下来,尤其是在西太平洋他没有办法用代理人。台湾的军力太可笑了,乌克兰 4000 万人,搞出 200 万的军人是可以的;台湾能搞出多少军人?斯拉夫人能够在街上当众拉夫,拉到现在连女人、护士全都必须要服兵役去注册,这是上个月发生的事。在台湾可能吗?乌克兰的武器第一波打光了之后,这些武器是过去8年——从 2014 年 8 年北约送进去的——打光了以后北约又送了一波,然后又打光了,现在第三波,打到差不多也快光了。台湾能够打第二波吗?军火运输船能进得来吗?所以如果美国在东亚复制的话,它基本不可能打垮中国。它真正能够拿到利益的目标就是日本跟韩国。
日本、韩国这次被坑了。如果是台湾打起来,经济上被坑的最厉害的一定是日本跟韩国;但是在前线被打烂的是台湾。我们的小老百姓能不能决定不被打烂?不能。唯一能够决定要不要被打烂的是赖清德,但是你不信赖,我也不信赖,所以呢就不要幻想一些事情,你唯一能做到的事情就是要求他们不要打巷战。这个事情你至少站出来喊,还会有人愿意。
乌克兰打仗是怎么打的?巷战。为什么?对方有优势火力跟优势机械化装备的时候,你怎样拖时间,怎样消耗对方的兵力?打巷战。拿老百姓的命,拿老百姓来当肉盾。乌克兰就是这样打的。台湾老百姓如果要自保,唯一能够做到的一点,就是站起来公开跟政客讲:你如果非要在台湾打保卫战,你到滩头去给我打野战去,不要到城市里面打巷战。因为乌克兰的建筑是苏联的建筑,钢筋混凝土多放一倍这样的建筑来的,地下室有三四层。台湾是连一层都想要把它偷工减料。
观众 01:13:57
王博士你好,就是想跟你讲一下,像我在 2018 年的时候去上海念书,然后就是个人实力不足,所以... 因为那边学生真的竞争非常激烈。你说的宁德时代啊之类的,我念的学校是化工为主,实际上我有注意到,但是要进宁德时代的研发的话,都是硕博。我有好多同学他们每天都是一直 K书,就为了保研这样子,然后甚至现在有人要直接五年念到博士。
那我想请教就是说,现在年轻人内卷非常严重,我室友有一个江西的,他现在还在考公务员,然后有一个 101 博士跟我说,他打算去大专当老师。就是说我去跟他们交流,他就说年轻人真的很累,而且... 就是那边提倡高考虽然是公平,但是还是有一点点不公平,就是大城市城乡之间的两极分化。所以我那个科系很多穷苦比较偏远地区的小孩,比方说江西来的东北来的,实际上他们都是常常会跟我透露说他们以前的生活环境非常非常难受。甚至我在听他们讲说他们在高考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精神,他们很容易造成心理压力这样子...(王:你说的都是事实)
我还注意到你提到说大陆的学术管理问题,像在我学校也差不多是这样的,就是有为了发好文章了然后博士生跳楼啦,学生念不下去的都有。但是你说假大... 就是他们在那边念硕博压力非常大,如果是老师要晋升教授的话,可能就是要让他们学生发文章,然后可能一个大导加几个博导,或者几个杰青... (王:问题不是出在学生,问题是出在官员)你有提到假大空的问题,但是现在好像打假似乎.. .因为我写本科论文的时候,其实我们室友一直在强调说不能乱写,要查重抓重,但是有一些...(王:本科就不应该写论文)但是没办法,我们那边就是这样硬性规定。我的意思是说现在,比方说之前有那个裴钢的事情,好像是他们学术之前那个图片误用的事情,那之后好像都没有妥善的处理。(王:不是没有妥善的处理,拼命地...)我见你最新的谈论是说他们的文化还是有点太功利,那你之前也有说,可能就是贫富差距大的时候会有这个影响,然后... 我就提一个重点,就是陈平教授他有提到这个现象,他是说其实应该学美国的,就是说在某一个细节,他是觉得说美国还是比较好,就是把资助给好的学者而不是只给学校。虽然你提到说可能连打假都还没做起的话都没有用,但是我不知道你对陈平教授这个解决方法(有何看法)。
王孟源 01:18:30
陈教授也是物理系出身,所以有些观点类似,但是有些观点,我觉得他比较 naive,因为他没有实际社会经验,他一直都是在学术界。他对人性的了解就是... 怎么说呢。
你的所有这些东西我的博客都反复讨论过了,答案其实都有,我建议你可以去仔细看一看。我在这里只是针对这个话题做一些简单的回馈。首先,对个人好的事情不见得是对社会好的。我在这里做公共的政策讨论,是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哪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至于大陆现在学生内卷,我认为是件好事。当初台湾经济疯狂成长的 80 年代你认为那些学生不够内卷吗?我是我们全班最卷的学生。学生的任务是什么?不是去开 party,不是去郊游,而是学习。现在的美国教育体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全放弃了 Meritocracy,就是忘记了学生的根本任务——学习能力。
观众 01:20:24
七公好,还是习惯叫你七公,因为还是比较...本来想问你有关于武统的事情跟 AI 的问题,刚好你都回复了。主要是想跟你问一下,因为我记得我们几年前有讨论过,就是您可能当时有提到说,如果有能力就离开台湾。可我今天听到你说,诶,台湾反而相对有优势。这个转变可能在哪边?另外一个就是说,像刚刚那位发问者也有提到,就是说大陆现在的这个不管是教育的问题——其实现在他们有非常多就是在讨论,因为有很多很多的科系,当高考完以后去分发科系的时候,有很多天坑科系念了以后发现,无法学以致用,造成浪费。您在博客中也有提到,然后我注意到现在在大陆里非常普遍的在讨论这件事情,我主要担心还是在于我们台湾包括自己的小孩,可能未来两岸如果真的统合在一起的时候,要面临这样的一个变化,甚至这样高度的一个内卷的竞争,我们现在可以为我们的孩子做些什么?
王孟源 01:21:43
我的建议在过去 10 年有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小孩上了大学以后,了解到他们的大学烂到什么程度。我原本是以我 30 年前的那个印象来评论美国的教育系统,后来我的小孩去了一下,他去的也是名校,但是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回事,所以我觉得还是回到台湾还是比较最优的选择。尤其是美国现在的社会撕裂比台湾还要严重,而且美国人是有枪的,台湾只是放嘴炮,他们是真的放实炮的。留学生在美国因为犯罪或者是其他的后天因素而死亡或受伤非常的常见。单从安全观点来看,我就不希望推荐一群年轻的学子去那边留学。
然后有关大陆教育改革,那是我目前最痛心疾首的一件事情。因为他在过去四年,招生增长了40% ,结果他们的今年失业率从 8% 提升到 20% 。你说这之间有没有因果关系呢?只有大陆教育部才会否认。在这方面,台湾当然也是先行者了,台湾先一步进...
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你要做出任何一个社会公益的优化的决定,第一个前提是要诚实。你如果不诚实的话,永远永远不可能达到正确的答案。这里的所谓的诚实是什么?有些话很难听,但是它是实话,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接受高等教育,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坐办公桌——是不是实话?百分之百的实话。但是在美式的选票政治之下你敢不敢讲?你不敢讲。你不敢讲,做出来的政策选择就是错误的。错误的结果就是成千上万的学子生涯被浪费掉,国家资源被浪费掉,国家的经济没办法继续专注在制造业上。
我希望这样子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观众 01:24:57
王博士,你好。我跟刚刚那位忧心的家长很接近。就是说我们举一个实际例子,您刚刚特别有提到制造业就是做实事的产业,那我想到一个,我们曾经听过 21 世纪跟生物基因工程这个是很有关系的,那其中一个可能是一个比较小的环节,我直接举这个例子,这个科技领域叫做pharmaceutics science,简单讲应该是属于研究药物的科学,这个应该是实际吧,做出药物然后研究对人体有帮助的。那我觉得这就是实际的产业,这不是假大空的东西,就是比方说新冠肺炎你真的能够抑制它。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如果说随便讲,我如果到美国或者到加拿大去,因为现在美加他们的制药——我不晓得加拿大,反正就是美加这种先进国家先去——就像你讲的出去留学,然后比方说念到他们的博士,那念完以后下一步比方说就是这个 pharmaceutics science 会不会在东亚,或者直接讲,像您说回台湾或者是到大陆,会不会有比较长足的发展?就是直接问这个 pharmaceutics science。
王孟源 01:26:07
生医方面的确是台湾慢慢的发展起来的。连印度都可以发展起来的东西,他都没有理由发展不出来。但是呢大学扩招的时候是扩招生医的吗?好像不是的,扩招的那些学生好像不学这方面。所以重点就是你资源放在错的地方,对的地方的资源自然就会受损。为不管你拿到多少选票,你的资源的总值永远都不会改变。
主持 01:26:49
今天谢谢大家的参与,那因为时间有限,待会我们要带王博士用餐,明天三点半也是在这个地方,如果说你们还有问题的话,其实我们可以把问题思考一下,然后明天再过来问。好,今天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